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:新闻中心>行业资讯>浏览文章
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
2024年09月14日 来源: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作者:佚名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

今年以来,全系统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正确领导下,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代精神,认真落实省、市党代会精神,按照“两统一”工作职责,担当履职提升要素保障,尽职尽责保护自然资源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、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,大力推进国家试验区建设,全力实施“五新”战略行动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,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。现根据工作实际,将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:

一、2022年工作总结

(一)优化空间,持续发挥规划引领作用。坚持高标准、高要求,高位推进国土空间优化工作。一是持续推进市、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。市本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于去年10月28日前完成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乐平市、浮梁县同步开展。“三区三线”划定工作成果已正式运用,共调出中心城区原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.47万亩,为国家试验区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。二是持续推进土规延续调整工作。利用土规延续“窗口期”,争取省级完成用地土规调整1.5万亩,同比增长137%,有效保障了中日产业园、日用陶瓷产业园、电子信息产业园、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等重大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。三是持续加大山体保护管控。按照生态涵养、城市绿肺、城市景观、文化保护四大类型,确定了全市中心城区保护山体66座,编制完成《景德镇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专项规划》,加快了我市山体保护法制化进程。四是积极推进造林绿化空间工作。按照国家、省文件要求,会同市林业部门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中有关造林绿化空间工作。调查评估底数成果已通过林业部门图斑调查,阶段性成果已上报省厅。五是提升项目服务水平。完成片区控规及动态维护及项目研究16项。组织规划委员会主任办公会3次,审议研究建设项目89个;办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、审批临时用地等事项238项。同时围绕试验区立标杆、市政设施补短板、城市品质再提升,谋划2023年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42项,投资总额89.73亿元。

(二)聚焦主业,持续提升要素保障水平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,全力保障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一是用地报批提速提效。聚焦全市25个“5020”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试验区68个重点项目,做到项目用地应保尽保。全年共报批农转用征收项目36个批次1.29万亩,同比增长34.8%。二是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所提高。全年共处置2009~2018年批而未供土地3698.7亩,处置2019~2022年批而未供土地9912.9亩;闲置土地8896.8亩,及时完成了省厅下达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任务;消化批而未用土地6028.46亩,消化周期从年初5年下降至4.3年。全市园区工业用地超过75%按工业“标准地”方式进行出让。三是土地矿产交易力度持续加大。全市共出让土地180宗,面积1.46万亩;划拨土地147宗;成功挂牌2宗矿业权。四是土地征收管理更加规范。依法征收市本级储备地块811亩。五是积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。实施项目报备16个,面积1911.62亩;积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面积2122.62亩。同时完成报备补充耕地项目举证任务20个,面积4979亩,均已通过部级审核。

(三)主动作为,持续加强资源管护能力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切实提升资源利用管护水平。一是实行严格耕地保护制度。建立市、镇、村三级监管机制,强化了地方党政同责耕地保护,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。完成设施农用地上图入库351宗,面积3284.89亩。二是深入推进生态修复。全市3个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在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、村庄规划及试点实施方案。建成绿色矿山9座,其中浮梁县九英山采石场获国家级绿色矿山。完成全市81家矿山企业注册,及时对梳理问题下发督办函或整改通知,督促指导矿山企业履行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义务。三是规范矿产资源管理。《景德镇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(2021-2025)》编制成果已获省政府批复。办理采矿权审批登记4宗、核发采矿许可证4个。受理业主查询压覆矿15家;下达开采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150吨。完成4个矿产资源储量备案以及75个矿山企业固体矿山开发利用统计等工作。

(四)认真履职,全面强化依法行政效能。坚持依法行政,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。一是执法监管水平更加严格。加强动态巡查,严厉打击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。加大了卫片违法图斑整改,在整改中,做到既查事又查人。全年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39宗,处理相关责任人54名。重点督办7个违法占用耕地典型案件,处理相关责任人4名。二是认真抓好综治信访工作。办理来信、来电、来访信访事项173件,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线索摸排核查,核查线索213件,受理“四书一函”4件,办结率均达到100%。三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。严格落实“企业安静日”,制定出台《自然资源规划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制度》。开展矿山和测绘机构等双随机检查事项8个,完成率100%。依托法律顾问团队,提供法律服务90余次,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13份。依法承办行政复议、行政应诉33件。持续巩固违建别墅整治成果。

(五)不忘初心,持续提升民生服务指数。以优化营商环境“双一号改革工程”为动力,持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。一是提升登记水平。持续优化工作流程,采取“绿黄红”三色审核预警提醒功能,全面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、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。实现了“不动产+”互联互通,预告登记已延伸至开发企业。全年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6712本、证明16482份,提供查询1.53万份,实现数据共享7.6万条。二是提升行政审批效率。深入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,实现线上“多测合一”策划生成项目154个,实现率94.88%。全市“多测合一”改革经验刊登《江西改革工作简讯》,并入选“景德镇市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”。解决历史遗留项目办证难问题52个,涉及业主15576户;减免企业登记办证费、房屋租金180余万元。三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。共排查切坡建房隐患点1897处,发放“防灾明白卡、防灾避险卡”4771张,及时处置灾情险情11起,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四是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落实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、局机关一对一监测帮扶衔接工作,拨付资金34.8万元。用好乡村振兴政策保障,完成全市32个“十四五”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、28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庄规划编制。完成村庄集镇建设用地报批63.79亩,有力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建设和农民建房用地需求。

(六)强基固本,持续夯实基础管理工作。持续梳理业务基础,提升部门工作管理水平。一是抓好自然资源调查工作。全市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均通过省级核查,并达到良好以上。市本级南河、西河等19条水流自然资源调查与确权工作成果已通过省级验收。加强“江西调查云”助力乡村用地选址便民化服务改革项目宣传推广工作。二是强化测绘管理。市本级基础测绘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成果已通过省级评审。乐平市、浮梁县测绘规划编制成果已报省厅备案。扎实开展测量标志普查、“三项检查”、地图市场监督等测绘专项检查。三是规范数据化管理。完善国土空间“一张图”基础信息平台建设。建成行政办公系统、建设用地许可证、规划条件设计及采矿权变更等35项审批流程,实现了与市政府系统有效对接。四是积极推进市县两级自然资源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。市本级已按程序纳入全市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库;乐平市实现对全市永久基本农田、持证矿山、地灾重大隐患点、储备地块等区域进行全天候、全方位监管;浮梁县正在有序开展。

(七)全面从严治党,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强化。聚焦“作示范、勇争先”目标,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活力。一是筑牢思想理论基石。依托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,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、诵读红色家书、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。共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1次、学习研讨60多次,开展主题党日、重温入党誓词、诵读红色家书活动累计60余次。二是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。制定了《2022年度党建工作要点》《关于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会的通知》等文件,进一步规范程序,严肃党内组织生活。三是加强思想舆论阵地建设。制定出台《贯彻落实<党委(党组)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>的实施细则》《贯彻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》等规章制度,对意识形态工作做到年初有部署,平时有督查,年终有考核。同时对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学习情况纳入干部任用考核指标。四是强化监督执纪。通过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、以案促建,共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分析会、干部政治谈话、警示教育大会、廉政党课等20余次,发放廉政提醒函200多份,签订廉洁承诺书60多份,有力规范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。通过充分运用四种形态,加大违纪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。五是高位推进巡视巡察、三项整治以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,确保整改工作实效。同时在人大政协建议提案、财务管理、人事管理、工会、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均开展的有声有色。

面对取得的工作成效,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:主要表现:一是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,土地供需压力日益加大。二是全市后备资源匮乏,可利用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,新增耕地开发工作难度大,地方配套资金紧张,补充耕地压力较大。三是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待提升,闲置处置到位率不高。

二、2023年工作计划

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工作思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

(一)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。聚焦国家试验区建设,聚力“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”战略要求,利用“三区三线”划定成果,高标准高要求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。及时抓好控规动态维护、规划研究等工作,指导城市各项建设。同时在做好双评价、双评估的基础上,强化城市特色研究,深度融合国土、规划各类大数据和信息化平台,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。运用“三区三线”划定成果,集思广益,主动对接,深入谋划2023年度中心城区重大项目。

(二)进一步强化资源要素保障。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升级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提升行政服务效率。一是重点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、产业项目、生态公益项目等用地保障。用活用准用好各类政策,全力抓好土地成片征收开发方案编制,力促项目早落地、早增效。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,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,有力推进工业园调区扩区,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,做到应保尽保,加快用地报批力度。三是规范储备利用管理。科学研判我市房地产市场形势,积极制定土地储备供应计划。规范土地征收,加强对征收入库储备土地前期开发和后期管护,全面梳理已征收土地储备地块,建立台账管理制度,加大储备资产管理,严防国有资产流失。四是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。科学谋划,有力推进批而未供、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工作。加大闲置、低效用地的清查力度,重点处置一批“僵尸企业”,运用各种手段促进低效用地开发利用。

(三)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管理。一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,实行严格耕地保护制度,强化耕地动态巡查,加大占补平衡项目实施,遏制耕地“非粮化”问题,加大耕地流出问题清查工作。二是加大矿山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力度,加强矿山动态巡查,坚决打击无证非法采矿行为。三是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矿山问题整改工作。运用“十四五”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成果,进一步规范矿业权设置,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。四是进一步推动全域土地整治综合试点工作,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镇的典型案例。

(四)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水平。一是充分发挥市、乡镇、村三级网格化巡查,实行刀刃向内,严厉打击自然资源各类违法用地行为,重点查处非法破坏耕地行为。二是抓好专项整治整改工作。持续加强违建别墅清查处置力度,抓好耕地保护督察、卫片违法用地整改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,强化中央环保督察、巡视巡察整改及土地出让、土地储备、矿产执法三项专项整治等工作。三是进一步理顺自然资源规划执法工作程序,完善违法行为的快速处置机制、长效监管机制、联合执法机制、共同责任机制,全面抓好执法体制改革工作。

(五)进一步提升民生服务水平。一是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流程,提升重点项目规划及用地审批效率。紧盯企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,持续推行工程项目“多测合一”,实施项目策划生成,逐步实现工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,不断释放自然资源规划改革新动能。二是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水平。持续推进“一窗综合受理”机制,不断拓展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,积极抓好不动产登记历史问题处理,全面提升办事效率。加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力度。加快推进林地经营权登记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。三是按照“分级负责、属地管理”的原则,持续做好地灾防治工作,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四是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管理,确保信访渠道畅通,落实首问负责制、领导包案制,定期开展矛盾隐患排查,逐步消化信访存量、严防增量。

(六)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。一是持续深入推进“怕、慢、假、庸、散”作风整治行动,提振精气神,着力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,切实倡导认真求实不马虎、顶真务实不漂浮、当真落实不折腾的工作作风。扎实抓好土地出让、土地储备、矿产执法三项专项整治工作问题,确保问题整改真落实、真整改。二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。三是发挥好、履行好“两个主体责任”,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,深化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真正让制度“长牙”、使纪律“带电”,在全系统形成谋好事、干好事、干成事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,为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和要素保障。

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

2022年12月31日   


上一篇:没有了

电话:0798-8228695   邮箱:273630549@qq.com

地址: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大道845号 邮编:333000